当前位置:首页>店铺取名>正文

北京老字号取名,大多出自这56个吉祥字

时间:2024-11-29作者:阅读:7分类:店铺取名

  在古代,各类商号在命名时都很在意,因为字号名称是商号的名片,就像人的姓名一样,马虎不得。有些老字号的名称甚至成为“金字招牌”而代代相传。探究老北京店铺的名称就可以发现,老北京的商号在命名时更加严肃认真,体现出“皇都”的商业文化内涵。

  店铺命名遵循56字

  北京有些名气的字号大多有其来历,而且离不开传统。比如流传已久的“顺裕兴隆瑞永昌,万亨元利复丰祥。泰和茂盛同乾德,谦吉公仁协鼎光。聚益中通全信义,久恒庆美大安康。新春正合生成广,润发洪源厚福长”中有56个吉祥字,是商号命名的首选。生意兴隆、财源茂盛作为商家的理想和希望,在这首诗中得到体现。

  这56个吉祥字成为字号命名的规矩、规则和“真言”。北京餐饮业历史上的“八大堂”“八大楼”“八大居”“长安十二春”及绸布业的“八大祥”、中药行的“堂”字号等等都离不开这56个吉祥字。据《北京经济史资料》中的“1919年京师总商会众号一览表”,当年北京各商会43行4133家,及大兴采育镇商会19家、房山县商会119家商号名称,几乎都在56个吉祥字之中。乃至一些小油盐店、小百货店(绒线铺)也广泛使用这56个字。油盐中的大生号、大兴号、和顺成、和顺祥及小百货店的源吉祥、源顺祥、广裕祥及道德隆、道德成、复兴祥、恒泰隆等等,举不胜举。

  一些外国人创办的医院也“入乡随俗”用上了中国的吉祥字眼,如协和、同仁、仁济、同济、普仁等。北新桥的第六医院的旧称是“道济医院”,道济二字来自于《易经》,该医院是北京乃至中国第一家现代妇产医院,使得一些孕妇不再依靠接生婆来接生。而外国人办的“洋行”,无论经营什么,都会用中文吉祥字来命名。在上世纪20年代,北京就有英国商人开的怡和、安利、通济隆、增茂、福和、恒顺;美国商人开的慎昌、公懋、福隆、文达;法国商人开的万隆、梦景、金荷花;德国商人开的礼和、义和、志诚、逸信等洋行。如果单凭字号,不看“洋行”二字,就难以知晓那是洋人的买卖,还以为是国内的老字号呢!在20世纪初,大栅栏的“老德记”药铺是外国人所开,但光凭“老德记”三字,老百姓根本无法分辨。

  日本商人虽喜欢自家的三菱、三井、加藤、渡边、大町等日式字号,但为了与中国人做买卖方便,也用上了天信、隆华、久华、义达等字。这些中式字号所包含的意义,是日本人难以用什么三井、三菱等对抗的。老北京有些经营罐头、食品酒类的洋行,其实是中国人经营,它的取名更加中国化,如祥泰义(食品杂货)、亨得利(钟表)及利丰、义丰等,虽经营国外产品,但也取中国名,由此可见商号取名的56个吉祥字在商界影响之深。

  老字号来之不易

  北京的一些商号,往往由临街摆地摊发展起来。撂地摆摊无须有字号,有些是用口头相传的绰号、外号等来营业,当生意红火发迹之后,有了固定的经营地点和自家的店堂,也是要请文化人为自家的字号命名的。

  昔日在街头巷尾、庙会大集上卖烤肉的“烤肉季”,在开了店之后曾用“潞泉居”,店主来自通州,用潞河做字号,暗喻不忘家乡。“潞泉居”听起来很文雅,但没有“烤肉季”叫着顺嘴,尤其那些站着吃烤肉的人,用“武吃”以示豪爽,他们更喜欢“烤肉季”的称呼,对“潞泉居”知之甚少。故而人们依然以“烤肉季”相称。

  当年在东安市场内的“葫芦大王”刘春,不但卖糖葫芦,而且经营蜜饯红果、榅桲、桃干等“八大碗”,发迹之后在东安市场里开了店,店名为“春华斋”。还有“爆肚王”开了西德顺,“爆肚冯”开了金生隆,“肉饼倪”开了隆德斋,“扒糕张”开了长茂轩,“豆腐脑马”开了悦来轩,“豆汁何”开了月兰斋,“豆汁徐”开了正源斋,“馅饼周”开了同聚馆。

  “馅饼周”很是有名,曾有诗称赞“居处长安未足忧,平民食物尽堪求。至今煤市街前过,犹有当年馅饼周”。不过,有人将“馅饼周”误以为“馅饼粥”。

  卖炒疙瘩的母女二人开了广福居,而且还有了“穆家寨”的美名。其实当年也是从地摊小买卖发展的。小买卖发达之后而开的店也用56个吉祥字为店名,足见儒家文化在商界的影响。月盛斋是京城老字号,店主马庆瑞最初在前门瓮城内推车摆摊,据说他家在此“挤了一处三尺长、二尺宽的地方,天天推一辆小车来此设地摊卖生肉”,后来在户部街开店用上了“月盛斋”的字号。

  前门大街的“一条龙羊肉馆”只是别名,本名则是南恒顺。南恒顺字号中的恒和顺都是吉祥字,但人们更喜欢“一条龙”的称呼。天桥昔日有个大茶馆叫海顺轩,也有人称福海居或海福居,白天有评书表演,虽然用了吉祥字眼,但大家记不住,因是天桥地区的茶馆,比较简陋,店主姓王,人们称它为“王八茶馆”,外号很不好听,但茶客不少。“王八茶馆”又有“避难馆”之称。旧时农历腊月是“打着灯笼齐讨账”的日子,尤其到了除夕,一些还不上账的人都在“王八茶馆”内躲债。茶客中欠债人很多,大家同病相怜,债主们深知负债人就在这家茶馆内,也不想去找不自在了。据说,“王八茶馆”在除夕破例提供饺子,欠账的吃完饺子后,辞岁的鞭炮一响就各奔东西回家过年,使“王八茶馆”留下了不错的声誉。

  吉祥含义的字号,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象征,不但商家喜欢使用,其他行业亦存在此类情况,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浴池业也喜欢用吉祥、喜庆和历史逸事内容的字号称呼,如澄华园、清华池、松竹堂、龙泉堂、裕庆堂、宝泉堂、恩泉堂、裕和园等等,当年在东四附近还曾有以颐和园为名的澡堂。多年前,在隆福寺庙会上有一郗姓老者,是个旗人,据说他曾是光绪皇帝的亲军,护送皇上去过西安。郗老终身未娶,无儿无女,晚年在隆福寺庙会上摆摊为人家修脚和治疗脚疾。因其为人和气,手艺也不错,发迹之后在东四西大街开了一个小医馆,起名为“妙手堂”,有“妙手回春”之意。

  理发馆在北京出现较晚,那个年代人们只是习惯在街头巷尾的剃头挑子或剃头棚理发。民国之后北京出现理发馆,其字号多用两字,如同兴、金华、祥利、德顺等,但也有些怪异的,如第一楼、文兰阁、尊元阁、涌泉阁等。

  有些店铺命名很“另类”

  虽然字号命名的56个字被视为“金科玉律”,但它不具有法律意义的约束,有些商家独出心裁,往往会用一些简单的字号,因为他们认为字号只是一个符号,无须大做文章。这种现象在老北京的猪行表现突出。

  猪行以贩卖生猪为主,也被称为猪店,有些猪店兼有宰杀、加工等行当。据1919年统计,当时的“猪行商会”就有猪店63家,“猪肉食品同业公会”多达94家。当时仅东四牌楼附近就有48家猪店。当年猪店名称最为突出,多以姓氏为字号,如蒋二店、王二店、杨三店、沈二店、高八店、郭九店等等,如两人或多人合作经营的则称王张店、陆张店、安沈店、史胡店、徐康陈店、唐张店等等。猪肉食品店喜欢用局,其中不少也用姓氏为名,如豆蔡局、豆田局等,但也有用了包括56个吉祥字的字号,如永茂局、德泰局、东兴号、义顺号、隆泰号等等。卖熟肉制品的,又称“盒子铺”,因和达官贵人打交道多,字号文雅了,如称普云楼、振阳楼、金华斋、天福号、增云斋、万兴楼等等。

  老北京有些店铺的字号很是怪异,如当年前门外珠宝市的“花汉冲”便是一例。花汉冲名字怪怪的,据传说是店中主妇的名字。花汉冲以卖女性化妆品“胭脂饼”和“窝头粉”为主,作家林海音曾描述:“简直没有看见男人到那种店铺去买东西的。做的是妇女的生意,可是店里的伙计全是男人”。花汉冲早已消失了,但它毕竟给老北京的妇女带来过香与美,许多老人还记得它。与花汉冲同类的香料铺在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至少有68家。有些店铺字号很美,如闻异轩、天香楼、仙香楼、合馨楼、芝兰芳、花长春等等,都曾给人留下印象。东四的惠兰芳后来发展成为北京第一个日夜营业的杂货店。

  北京有些老字号因种种原因已消失在历史中了,它们曾经的辉煌,人们可能记不得了,但留在老人记忆和档案史料中的字号名称,如“天惠斋(鼻烟)”“大葫芦”“黑猴”等,则永远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。

  来源:北京晚报五色土

  作者: 张双林